精 彩 页:
逶迤泰顺行没到过泰顺,不知行路的艰辛。从温州到罗阳,即使是小汽车,也得在山路上颠簸四五个小时。山道弯弯,崎岖难行。你可想像没有汽车代步的岁月里,泰顺先民是怎样在这崇山峻岭的百里岩疆艰难跋涉的。
曾写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大诗人李白未到过泰顺,比他略晚的诗人顾况、罗隐也仅仅是在泰顺做过短暂停留,就感叹泰顺之路是“群山万道,不可寻省”。“遥闻前山相对语,跨绕溪谷数里程”是山势地貌的真实写照。到了清代,情况并没有好转,董正扬就感叹道“迢迢罗阳,如在天上”。交通状况恶劣,与外界的交流十分困难。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泰顺的邻县寿宁做县官时,写过一本《寿宁待志》的书,里面讲述了一个故事:“相传,浙之景宁、泰顺、庆与闽之寿宁四县设于景泰之七年,为‘景泰庆寿’四字。方设县时,寿宁与泰顺争疆不决,乃期面议,各以某日晨行,即相遇处为鸿沟。寿宁令夜行直达泰顺城内,登其室,泰顺令犹未出,繇是城以外尽属寿焉……”这只是一个传说,泰顺县令确是有苦说不出。但泰顺人对这一“县耻”念念不忘也许另有意味,它既是对官府的调侃,也是对后世乡民的一种警醒:“路难行却***要行”。
行路的艰难,泰顺人自然着意于铺舍、路亭与桥梁建设。古泰顺的交通以陆路为主,自唐代起道路、桥梁逐渐开始建造。古道有县治罗阳通往温州的“温州大道”,沟通浙闽两省的“桐山大路”。就在这些古道上,有历代建设的铺舍、路亭和各种桥梁,再加上散落于乡村间的形形色色的廊桥和玎铂形成了沟通泰顺与外界,县城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的道路交通网。
为传递公文,古代官府专设了铺舍。泰顺至温州的大路是明清的驿道。铺舍与驿道一起构成了古代帝王对边缘地区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的线,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后来因公路交通的发展,铺舍遂被废弃。
路亭,乡民习惯称为凉亭。在泰顺,除了飞云江上游百丈口到银珠坑口仅19公里的航道可通木帆船,和有几条支流可通排筏外,大部分交通就依仗蜿蜒在山岭之上、沟壑之间的石子小路了。荷薪负重,跋涉在这些小路上,异常艰辛。为了给旅人和樵夫们歇脚,乡民们沿路造起了一座座凉亭。亭子大多是乡民们集资由宗祠组织兴建的。
山路上,亭子之间有着基本固定的距离,选址多近清冽的山泉。亭边植树,浓荫覆盖,夏季是路人凉爽适意的小憩地。山路上的亭子大多比较简单,一般不过一间,硬山搁檩,或者歇山屋架。稍大的有3问,再大的有5间以上,有的亭子甚至与房舍建在一起,形制变化丰富。
亭子里设美人靠或栏杆凳供疲惫的过客休息。有些近村的亭子,每年从夏初端午到秋末重阳,还供应义茶和暑药,以备路人之需。东溪乡东溪仔亭书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且停亭养养精神,请坐座谈谈国事。”朴实的民风,殷情的主人。小小的路亭,交换着乡民间的关怀与体贴。
位于县城罗阳东北6里菖蒲垄的石亭是县内***古的路亭,也是***美的石亭。它在原温州大路(今泰顺至景宁公路)旁,兴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除椽瓦外,全部构件都是石材,石材粗大但加工精细,柱、梁、檩以卯路亭莒蒲垄罗阳镇榫相连,梁上刻字记事,讲明由谁主持建造,又是由谁捐资的。亭外故道旁有一眼石井,被当地人誉为罗阳镇水质***佳的冽泉,炎夏憩亭取饮,沁人心脾。
在里光村水尾,还有一结构独特、造型优美的木质亭,里光村人称它水尾亭。亭建于清成丰五年(1855年),六面三层三重檐木结构楼阁式。楹柱设置呈六角形,里外两层各六根圆柱,柱头上没有斗棋。四边柱脚都设有座凳,剩下对边无座,为原来的大路从中间穿过而特意设计。
泰顺有“浙南桥梁博物馆”的美誉,桥梁数量多,结构类型也多种多样,有堤梁式桥(即玎博、木拱桥、木平桥、石拱桥、石平桥等。
玎步是一种桥梁的原始形尸在泰顺常可见到。
山里的溪水常年流量不大,但山洪来时异常凶猛,河床河道变化无常。聪明的山里人在大多情况下建造酊步以渡河。盯步的建造不费时不费事,却坚固耐久。
传说中***早的订步是唐代建造的百丈镇的仁石玎步。其后,造玎步的风尚被沿袭下来,且越来越盛。
唐宋时期的订步一三条桥洲岭乡般在河床较窄的地段,明清以后,河床宽水流缓,洪水季短,造木石梁桥或拱桥不易的河段也有修建。位于仕阳镇的仕水玎步就是后期建造的。
修建于清嘉庆年问的仕水盯步架设于仕阳镇溪东村一段平坦宽阔、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全长有133米,共223齿,一字凌波而立。齿形平整,每齿分高低两级,高者可供肩挑者或者是涨水季节行走,低的可容二人相向而行。整条订步可同时供三人并肩而行,相对的行人可从容让步。建造者在选择订步的石质上也颇费苦心:高的用白色花岗岩,低的用青石深砌。
这种石质与颜色的不同搭配不仅使订步外形优雅美观,***使夜行者借星月微光而畅行无碍,洪水初涨,踏浪而行的人们亦能安然渡岸。建造者的匠心不只在渡河,***有深意:“石取其坚,计永年也;色取其白,昭利涉也。”仕水订步的建造工艺在岸边的12块碑文中有记载。为了稳定基础,匠人采取了三种手段:一是睡木沉基法,即碑文中所谓的“木石牙错”。在旱季水浅之际,用树径30厘米的大松木在订步上下滩之间做成“井”字形。每隔870厘米纵横放一枝松木,松木接头处用榫卯加固,然后在松木的“井”字框架内砌大鹅卵石。松木框架既可防止在沙滩上的砌石被水冲走,由于松木的柔韧性,又可消解不同季节热胀冷缩的影响。它固定水底基础的作用有些类似当今的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样,对玎步整体的稳定性非常有益。另一种办法是将¨步根基深埋,在水下部分是水上暴露部分的三分之二,水上仅是80厘米,水下则达150厘米。
这种比例的埋深,很合现代科学原理。还有就是将高低二级的玎步并列,在水流的上方附一块三角状小石头,其原理来自墩式桥梁的分水,可缓解水流长年累月的冲击。
泰顺的木拱桥在建筑学上称编木拱梁桥。全县的这类古桥现存6座,多建于明清两代,***早的三条桥可追溯到唐贞观年间。三条桥位于烊溪、洲岭二乡交界的横溪上,是泰顺南去闽福安的必经之途。据说此桥***早曾用三条巨木跨溪为桥,故名三条桥。今桥沿用旧名,是清道光年间重建的,长达32米,宽3。96米,高9。55米,单孔跨径21。26米,桥屋ll间,单檐,形态古朴优美。
木平桥相对拱桥而言,它一般建在溪面并不宽阔的溪流上。全县现存的22座木平桥多建于明清两代,其中以刘宅桥年代***古。
刘宅桥坐落于三魁镇刘宅村水尾,本名仙洞虹桥,建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是泰顺众多屋式木平桥中造型***为精巧别致的一座。先后经历三次大修,模样依旧。该桥地当要冲,在未有公路前,是泰顺往来福鼎必经之津梁。桥台的砌筑与跨梁的架设都很简单,但桥屋的形制却很丰富,计6间45柱,支撑柱子的磉子全系木质。桥屋及两头厢房都建成二层楼屋。
登云桥为明正德年间的知县刘桐主持修建,万历年间署县通判车登云重建,故云“登云桥”。它的另一个名字叫镇南桥,因其位于县城南门,是泰西南区进城及县城通往寿宁的重要桥梁。桥墩用粗料石干砌,墩上纵置二层伸臂短梁,层层向两边出挑约一米,两孔各用直径三十多厘米粗的杉木梁,12支并排,联成一体,横跨溪面。梁上铺厚实的行道清,桥屋有12间82柱,两边设座,座外柱间为一米多高的栏板,栏板外再加挡风板,风板上伸比栏板高一米多,以避风雨。全桥单檐成一字形,原来左首附有桥头屋四间,有人居住,并烧茶供过路行人饮用,桥面的一侧有神龛,供神像。
P19-28
作者简介:
李玉祥,1962年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视觉艺术硕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为自由撰稿人,出皈有《老房子》系列图集等专***,并担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乡土中国》系列图书的特约摄影师。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刊载。刘杰,1970年生,重庆人。199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进入广州余睃南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98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讲师。1995年起,开始中国传统建筑及古典园林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在此领域有二十余篇论文发表。同时任《建筑技术及设计》(现***名为《建筑技艺》)特约编辑,多次对国内知名建筑师进行过专访。